什么是能源之星?
能源之星(Energy Star),是一項由美國政府主導,主要針對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能源節約計劃。能源之星計劃于1992年由美國環保署(EPA)和美國能源部(DOE)所啟動,目的是為了降低能源消耗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該計劃后來又被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中國臺灣、新西蘭及歐盟采納。該計劃為自愿性,能源之星標準通常比美國聯邦標準節能20-30%。最早配合此計劃的產品主要是電腦等資訊電器,之后逐漸延伸到電機、辦公室設備、照明、家電等等。后來還擴展到了建筑,美國環保署于1996年起積極推動能源之星建筑物計劃,由環保署協助自愿參與業者評估其建筑物能源使用狀況(包括照明、空調、辦公室設備等)、規劃該建筑物之能源效率改善行動計劃以及后續追蹤作業,所以有些導入環保新概念的住家或工商大樓中也能發現能源之星的標志。
能源之星提供在線評估工具,它使企業和消費者可以評定家庭和工業設施的效率。能源之星評級已成為消費者和企業購買決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有效率的建筑物、應用程序和硬件意味著能更大地節省用于加熱的時間或電力成本。
美國環保署估計,如果每一個美國家庭和企業用新的能源之星資格模式更換舊電腦,那么在未來五年內就能節省超過18億美元的能源費用,避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于270多萬輛汽車所排出的氣體。同樣,要提供同樣數量的光,標準的白熾燈泡消耗的能量比能源之星認證的熒光燈泡要多75%。
能源之星認證測試內容:
能源之星包含的測試內容: 安全、EMI、浪涌、噪音(非能源之星能效測試項目) 光性能及能效測試項目: 1、光效、光通量 2、色溫、色偏差、顯色指數 3、光強分布、區域光通分布 4、色度空間不均勻性 5、開關周期 6、光通維持率 7、色度維持率 8、尺寸 9、電參數
能源之星認證認證產品范圍
截至2008年11月,“能源之星”現已覆蓋了超過50類產品,主要集中在:
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如顯示器、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一體機等;
家用電器和類似家用的產品:如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錄像機等;
加熱和制冷設備:熱泵、鍋爐、中央空調等;
大型商業建筑物及新建的住房、門窗等;
工業及商用產品,如變壓器、電源等;
照明:如家用燈具等;
商用食品設備:如商用冰激凌機、商用洗碗機等;
其他商用產品:自動販售機、通道標識等。
目前針對的產品有:熒光燈、裝飾性燈串、LED燈具,電源適配器、開關電源、天花板風扇燈、消費視聽產品、電池充電設備、打印機、家用電器和其他各類產品。
開展現狀
全球共有七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美國環保署推動的能源之星計劃,分別為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臺灣、澳洲、新西蘭、歐盟,并自2001年起每年一度召開國際能源之星計劃會議。現在納入此認證范圍的產品已達30多類,如家用電器,制熱/制冷設備,電子產品,照明產品等等,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做得最多的是照明產品,包括節能燈(CFL),燈具(RLF),交通信號燈和出口指示燈。
美國環保署(EPA)和美國能源部(DOE)2010年4月14日聯合宣布調整“能源之星”產品的認證過程,以確保只有符合要求的產品才能獲準得到“能源之星”標簽。在此次調整中,立即生效的條款為:制造商要想獲得“能源之星”的認證標簽,必須提交完整的試驗報告和評估成果,并由EPA證明,在EPA審核批準該產品為“能源之星”合格產品之前,制造商將無法獲得“能源之星”認證標志。同時,在對“能源之星”資格認證審查過程中,EPA加強了批準系統,不再依賴自動批準程序,而是對所有新的資格申請進行檢查和批準。
EPA和DOE在2010年底前進一步加強“能源之星”的認證程序,規定:所有制造商必須提交由受認可的、批準的實驗室出具的測試結果,以保證產品符合“能源之星”要求。目前所涉及的產品有窗戶、門、天窗和螢光燈泡等,而在新的檢測過程中,“能源之星”計劃下的產品類別將會擴大到60多個,包括冷凍柜、冷藏冷凍箱、洗衣機、洗碗機、熱水器和房間空氣調節器等。
如您有相關產品需要咨詢,歡迎您直接來電4000-1998-38咨詢我司工作人員,獲得詳細的費用報價與周期方案等信息
相關主題:噪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