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溫環境試驗是氣候環境適應性試驗項目中非常常見和重要的檢測項目類型之一,不論是航空航天、衛星導航、電工電子、軌道交通、還是各類電子產品均需要經受高低溫環境試驗的考核,高低溫環境試驗的測試目的是驗證產品在運輸、使用、貯存期間的高低溫環境耐受能力。高低溫環境試驗的樣品數量并沒有一個固定的統一要求,一般來說,只是為了初步了解產品在高低溫環境下的性能表現,可以選擇較少的樣品,比如1-2個,對于正式試驗來說,樣品數量通常需要根據產品的重要性和試驗的嚴格性來確定。一般來說,至少需要3個樣品,以確保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重復性。
一、高低溫環境試驗項目
高溫工作、低溫工作、高溫貯存、低溫貯存、高溫啟動、低溫啟動等。
二、非散熱試件和散熱試件
1、非散熱試件
試件內不產生熱量的為非散熱試件。在實驗室可以采用以下較嚴格的定義:在沒有強迫空氣循環的自由空氣條件和試驗用標準大氣規定的氣壓(86-106kPa)下,試驗樣品溫度達到穩定后,試驗樣品表面最熱點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小于5℃的試驗樣品。
若環境溫度不變時,非散熱試件的熱流方向如下:在環境溫度較高時,熱由環境大氣傳入試件;反之,熱由試件傳入周圍大氣。熱傳輸過程將不斷進行直至試件各部分的溫度均達到周圍大氣溫度為止。此后熱傳輸過程停止。非散熱試件的最后穩定溫度是放置試驗樣品試驗箱的平均溫度。
2、散熱試件
試件內有熱量產生為散熱試件。較嚴格的定義為在沒有強迫空氣循環的自由空氣條件和試驗用標準大氣規定的氣壓(86-106kPa)下,試驗樣品溫度達到穩定后,試驗樣品表面最熱點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大于5℃的試驗樣品。 散熱試件產生的熱量不斷向周圍環境大氣發散,直至試件產生的熱量與耗散在周圍大氣中的熱量相平衡,試件溫度達到穩定。當環境溫度上升或下降時,試件內部的溫度也將隨著一同上升或下降,直至達到新的平衡。散熱試件的最后穩定溫度需要進行反復測量,當試件的溫度每變化3℃后測量其間的時間間隔,當相鄰兩段時間間隔之比大于1.7時,認為已達到溫度穩定狀態。
三、樣品數量的選擇
1、對于高低溫貯存試驗,由于受試樣品不需要通電工作,都可以認為是非散熱樣品,這種情況下,是可以選擇多臺樣品進行試驗的。還需要看高低溫溫度試驗箱的有效使用容積,盡量確保受試樣品在試驗區域的中央為好;
2、對于高低溫工作試驗,受試樣品需要通電工作,如果受試樣品本身體積比較大,散熱量也非常大,這種情況不太適合選擇多臺樣品進行試驗;另外,對于散熱量大的樣品,高低溫試驗箱的體積應該足夠大,否則,升溫降溫都存在問題;
3、高低溫工作試驗,受試樣品的工作狀態搭接也存在一些差異,比如對于個別精密的儀表,它的輔助設備可能就只有1臺,對于這種情況,受試樣品只能為1臺。
四、受試樣品的擺放
多個樣品在同一試驗箱進行高溫實驗時,應保證所有樣品都處在同一環境溫度下,并具有相同的安裝條件。對于散熱樣品而言,各個試件之間不能因輻射散熱而影響到其它試件,即試件間間隔應足夠大,這樣對于單個試件來說,其他散熱試件輻射到其上的熱量所造成的溫度變化就很小,到可忽略的程度。對于非散熱試件,溫度保持不變的高溫或低溫試驗,試件間的間距可以不做要求,因為溫度恒定后試件的溫度與溫度試驗箱內的溫度保持一致,不發生熱量交換,試件間的間距對試驗不會產生影響。非散熱試件的溫度變化試驗試件間則應該保持間隔,使試驗件之間有足夠的空氣流動,加速試件與溫度試驗箱之間的熱交換,使試件盡快達到試驗指定的溫度
、高低溫試驗步驟
1、試驗前的準備
a. 確定試驗項目、試驗目的、溫度范圍、測試時間,并填寫委托協議書。
b.選擇合適的樣品并進行必要的處理,如清潔、封裝或固定。
c.準備好受試產品工作所需的相關儀器和線纜。
2、預處理
a.樣品準備:將被測樣品放置在正常的試驗大氣條件下,直至達到溫度穩定。
b. 初步檢測:對樣品進行初步檢測,確保其滿足試驗標準要求。
3、樣品的搭建
將樣品置于高低溫綜合環境試驗箱或快速溫變箱中。
連接好產品工作所需的所有輔助設備和儀器,確保各類電源信號線纜從溫度箱的專用出線圓口出線,搭接成正常工作狀態。
4、正式測試
根據委托方試驗的相關要求,設置所需的溫度點和試驗時間、溫度變化速率,開始正式測試。